三年疫情的阴霾散去,却留下许多家庭收入锐减甚至失业的困境。 人们对“衣食无忧,财务自由”的渴望空前高涨,梦想有朝一日跻身富裕阶层,摆脱朝九晚五的束缚。然而,对于普通人而言,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。 沉重的房贷、消费贷压在许多家庭肩上,即使还清债务,与“富裕”二字也依然相距甚远。
究竟多少存款才能在国内被视为“富裕”? 这是一个因人而异、因地而异的问题。 偏远农村地区与一线繁华都市的衡量标准显然大相径庭;城里中产阶级的财富门槛,也远高于普通工薪家庭。
然而,我们认为,家庭存款超过250万元,便可被归为国内富裕家庭之列。这一判断基于以下三点理由:
展开剩余61%一、存款额远超平均水平: 2022年底,中国居民人均存款超过8万元。一个三口之家,家庭存款约达25万元。然而,这仅仅是平均数,意味着超过60%甚至80%的家庭存款未能达到这一水平。 而250万元的存款,是人均存款的十倍以上,无疑已跨入富裕家庭的行列。事实上,即使是存款超过100万元的家庭,其占比也仅为0.1%;存款达到250万元的家庭则更为稀少。
二、存款足以确保长久稳定的生活: 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是衣食无忧的生活。拥有250万元存款,即使每年提取10万元用于日常开销,也足以维持25年。更重要的是,这笔资金存入银行,以目前中小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3.15%的利率计算,每年可获得约7.87万元利息,每月约6562元,足以覆盖一线城市的日常家庭开支。
三、财富管理目标的差异: 普通人储蓄是为了应对失业、疾病等突发事件;而富裕阶层的理财目标则截然不同。拥有超过250万元存款,便无需过度担忧这些风险,其关注点将转移到资产的保值增值上。 富人通常不会将巨额资金存入银行定期账户,而是选择大额存单、国债、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等多元化投资渠道,以期获得更高的收益。 他们甚至会伺机而动,等待市场低点,进行抄底操作,以期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。
总而言之,在经历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后疫情时代, 拥有250万元以上家庭存款,无疑已达到国内富裕家庭的标准。 这不仅仅是数字的累积,更是对财务自由和生活品质的保障。
"
发布于:北京市98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